目前分類:優活新聞稿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謠言本文:

台中市一名女子在賣場購物時,疑似癲癇發作,一旁的男店員為了防止女子咬傷舌頭,情急之下將自己的手指當成毛巾讓她咬住,他不顧手指流血,還忙著照顧病患,讓一旁目擊的民眾讚賞不已。

本月8月晚間8時多,一名20多歲女子在賣場逛街時,疑似癲癇發作,突然倒地不起、口吐白沫。一旁正在補貨的男店員立即衝到她旁邊,擔心她咬斷舌頭,馬上將手指放進她的嘴中,時間長達一分鐘,儘管手指鮮血直流,他還是咬牙與另一名男同事合力將她搬到安全處。

男店員事後表示,「當時想說不會很痛,誰知道咬下去真的很痛!」女子清醒後,一度拒絕上救護車,且完全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。在一旁目睹男店員英雄救美的民眾,對於他的危機處理反應與勇氣更是相當激賞。

koic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謠言本文:

台灣民間傳說鴨肉有「毒」,所以長皮膚病的人不能吃,手術開刀的人不能吃,甚至還擴大解釋成凡生病的人都不宜吃鴨肉,甚至也有傳言,鴨肉會減緩傷口復原的速度,所以剖腹產的人,最好不要吃鴨肉,傷口會癒合得很慢。

在網路上有人提到:今天部門聚餐吃烤鴨,吃到一半,同事說鴨肉很毒,孕婦不能吃,為什麼?為什麼呢?鴨肉到底是對什麼會有影響呢?

有位小老鼠媽媽回覆:我昨天聽廣播說老一倍的人都會在院子養鴨,目的是為了防止蛇進入宅內,連蛇都會怕鴨的大便,所以鴨有多毒,所以才會說鴨毒。給大家參考。也有另一位網友表示,鴨肉很毒,大概是食物性質的關係,像是茄子也很毒,吃了容易引起過敏吧?身上有爛荳子通常都會避免吃毒的食物,孕婦吃太多鴨肉聽說寶寶皮膚會比較不好,只是聽說沒見過真人實證,我懷二胎都不愛吃肉所以無法求證。

 

koic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謠言本文:

自由基的最佳剋星──葡萄乾

葡萄乾是一種很普遍的食物,不像生葡萄一般具有季節性,而且價格相當低廉,一年到頭都可以購買到。別看葡萄乾外型很小,不起眼,但是它卻含有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的成分。在人類的身體會產生「自由基」,它的職責是保護我們的身體,以免受到病原菌的侵犯。不過當它太多的時候,會干擾到細胞的正常狀態,導致黑斑、皺紋等老化現象,並且還會成為癌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原因。

為了保護身體,以免受到自由基之害,必須攝取能夠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質。以食品所含有的抗氧化物質來說,最為大眾所知曉的,就是紅葡萄酒所含有的多元酚。葡萄所含有的多元酚集中於果皮的部分,所以想多攝取多元酚的話,那就必須連果皮也吃下去。葡萄乾由於顆粒比生葡萄小得很多,所以很容易地連皮跟種子都吃進去,這樣的吃法才能得到效果,當然也能夠攝取到大量的多元酚。

葡萄乾的第一個優點是,經過脫水的過程後,由於它的成分被濃縮,所以就算吃很少的量,也可以充分地吸收花色素等有效成分。葡萄乾的第二個優點是,它不像生葡萄容易腐壞,能夠長期地保存。

koic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網路流傳原文:

當內科治療沒辦法減輕膝關節炎的疼痛時,醫生一般會推薦病人去做關節鏡灌洗或清創手術。在美國每年大約有65萬人接受這種手術,約有半數的病人表示,動了手術後疼痛會減輕,但是醫生也不確定手術是怎麼起到療效的,因為沒有証據証明關節鏡手術能治癒骨關節炎,或是減緩骨關節炎的發病。

為了証明關節鏡手術確實有治療關節炎的效果,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勒醫學院的醫生和醫學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,他們找了180位膝關節炎病人,把他們隨機分成三組,一組病人接受關節鏡清創手術,另一組接受關節鏡灌洗手術,還有一組接受的是安慰型的手術,怎麼說呢,就是在皮膚上切個口子,但沒有進行關節鏡手術。這些病人只知道自己要做關節鏡手術,但是不曉得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種。手術後的兩年內,研究人員多次對這三組病人做客觀的評估,發現他們的復原情況都沒有明顯的差別,也就是說真的關節鏡手術和假的安慰型手術,帶給病人的療效幾乎是一樣的。

這種假手術,和醫藥界一般說的安慰劑是一樣的,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實驗都發現,用糖片或其他食物做成的假藥片,對許多疾病都能起到治療的作用。實驗中的病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其實是糖做的安慰劑,他們都以為正在服用一種對他們的病很有效的藥,都相信吃了這種藥病情就會改善,在實驗過程中,研究人員發現,安慰劑治好了很多疑難病,像是癌症、哮喘前列腺肥大、更年期失調症狀等等。

為什麼安慰劑也能治病呢?安慰劑效應的出現,實際上是點出了心靈思想不可思議的力量。過去我們認為人的意念是精神層面的東西,但是在臨床上卻發現精神作用不只可以使病情向良好的方面轉變,有時候則會使病情加重。例如,一些患者在健康檢查中如果發現了事先毫無知覺的嚴重病情,比如說癌症,他的健康狀況就會急轉直下,甚至導致迅速死亡。其實人會得病是七分精神三分病,如果我們對病充滿了恐懼及憂慮,即使吃再多的藥、看再多的名醫都不見得會好;相反的,如果我們能樂觀的去承受病,有信心自己一定會好起來,那麼只吃安慰劑說不定就能起到好病的作用。

koic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