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要提到的是風險管理。一個良好的風險的管理是要經過規劃的。不是你有買保險,就是有規劃。一個人的人生風險不外乎老、病、死。而風險管理就是要保障風險發生時,可以獲得的金錢保障。就像一個剛組成家庭的人來說,壽險及失能險就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壽險及失能險的規劃是要讓主要負擔家計的人有什麼意外之後,家庭還能持續運作的保障。再來就是意外險跟醫療險,現在的交通意外事故頻傳,為了確保自己遭受意外後能夠得到賠償,意外險跟醫療險一定不可少。而投資型保險或是年金,就是等所有的風險都保障齊全之後,想要投保的才附加上去。

除了人身保險之外,產物保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。台灣常有淹水、颱風肆虐;而祝融之災亦時有所聞,所以對於財產的保護也很重要。所以在產物保險方面,一定要保障的是行車的安全,強制第三責任險是一定要投保的。再來是自己所住的住宅火險或是水險等等。

如何規劃保險?

提到要規劃保險,就不能不知道人生的規劃。一般來說,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雖然父母仍然有工作,但是還是有負擔父母生活的責任存在,所以在這個階段,責任就相對開始吃重。等到結婚、生小孩之後,負擔的不只是父母,還有老婆與小孩,這樣的責任當然就更加地吃重。等到中年之後,小孩也長大了,責任當然就會日益減輕。

但是有趣的是,通常收入卻是隨著年齡越大,而不斷地增加,所以在險種與規劃上,每一個年齡層都不一樣,不過要更詳細地規劃保險,就要知道自己的財務報表是什麼樣狀況,你的收入與支出、資產與負債。在這邊我們通常會提供這樣的一個標準:雙十法則。

koic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